日前,吉林省药监局发布化妆品质量公告,通报一批次“白芙素美白嫩肤肌底霜(夜用)”不合格,检出禁用物质激素倍他米松、倍他米松戊酸酯。
吉林省药监局5月8日的通报。
根据通报,抽样产品为套装,名称为“白芙素美白淡斑组合”,包含白芙素美白嫩肤精华液 、白芙素美白嫩肤肌底霜(夜用),检出的倍他米松、倍他米松戊酸酯含量分别达到0.4μg/g、116.4μg/g。
电商平台销售的白芙素美白淡斑组合。
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,至少有10家店铺在售这款产品,其中一家店铺显示的企业信息、批准文号等商品信息与抽检样品完全吻合。商品销售页面宣称“专业美白淡斑十二年”“一般用完1盒开始见效.....对黄褐斑、晒斑、妊娠斑、雀斑均有效果”等。有消费者留言“效果很不错,淡斑又美白”“一直在他家买”“已经复购很多次”等。
在国家药监局的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数据库,记者也查到了白芙素美白嫩肤精华液和白芙素美白嫩肤肌底霜(夜用),产品信息与通报信息一致。说明这是一款正规产品。
而在天眼查,记者看到了更多企业详情:
上述产品的委托企业,广州市容蔻化妆品有限公司2018年因违反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》,被广州市白云区市监局行政处罚79.62万元;今年1月,因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。产品实际生产企业——广州市薏莉雅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,则背负6次被诉记录,今年3月还因排污问题受到行政处罚。
一款祛斑霜汞超标7000倍
除了违法添加禁用物质,祛斑类化妆品还可能隐含哪些安全风险?
记者统计去年以来国家及各省药监部门通报的不合格化妆品数据,发现至少有21批次祛斑产品上榜。究其不合格原因,除2批次为“检出成分与标示成分不符外”,其余19批次均存在违法添加和重金属超标。其中14批次汞超标,占比高达66.7%,3批次检出禁用物质,2批次砷超标。
去年以来部分被通报的祛斑类化妆品
黄色部分被检出禁用物质;样品名称后数字表示被通报批次数量。
曲安奈德醋酸酯、氯倍他索丙酸酯、倍他米松戊酸酯、倍他米松等都是糖皮质激素物质,属于化妆品禁用物质。据了解,长期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,面部皮肤可能产生黑斑、萎缩变薄等问题,还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,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“激素脸”。
汞有美白皮肤的效果,但它可通过皮肤吸收,并蓄积在体内。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显著美白效果,在美白祛斑产品中人为添加汞及其化合物,导致使用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等汞中毒表现,甚至导致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。
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2015年版)规定汞的限值为1mg/kg。但在上述被通报的产品中,汞含量超标最多的“将美美白祛斑娇颜三合一(特效强力祛斑晚霜)”,超标竟多达7000倍!
两批次索芙特洗面奶砷超标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踩雷者中还出现了知名品牌。
去年2月和4月,索芙特美白祛斑洗面奶先后被广东省药监局通报,不合格原因为均砷含量超标。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2015年版)规定砷的限制为2mg/kg,但索芙特这两批次样品,砷含量分别达到4.6mg/kg、4.7mg/kg。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,长期使用砷含量高的化妆品会对神经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皮肤等组织器官造成损害。
如何选购美白祛斑类化妆品?
1、美白祛斑类化妆品针对肤色暗沉、不均匀、色斑等肌肤局部瑕疵有一定改善作用,但“面子”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,有些肌肤问题如黄褐斑、雀斑、妊娠斑等,与激素水平、遗传因素有关,仅仅依靠化妆品是无法解决的。
2、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,购买时要认清“国妆特字”批准文号,具体格式:国产产品“国妆特字G2020XXXX”,进口产品“国妆特进字J2020XXXX”。
3、凡宣称速效美白或快速淡斑的化妆品,涉嫌非法添加激素、重金属等禁用物质,可能导致严重皮肤病。
4、化妆品信息可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
https://www.nmpa.gov.cn/hzhp/index.html或使用国家药监局“化妆品监管”APP查询并核对。如产品注册备案信息与产品标识信息不一致,则其来源、质量存疑。
出品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
数据采集分析:杨小旻
数据来源:国家及各省药监部门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