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肤品有多种形态构成,有粉状、水状、乳液状、油状、膏状等等,不同的呈现形态有的是为了方便使用,有的则是让产品有不同的概念。
在这众多的形式背后,实际成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:除了纯固体的粉末(洁颜粉)、结晶体(如盐、磨砂膏等)其组成都可以分为水、油或水油混合。
那水和水溶性的成分,通常被称为水相,常见的是各种爽肤水、精华液;油和油溶性成分,被称为油相,例如各种精油、按摩油、护肤膏。护肤品可以是单纯的水相,也可以是单纯的油相,最常见的是水和油混合在一起的比如说乳、霜、膏这些。
这些不同基本形态的产品,如果再加以不同的包装形式和辅料,就可以做成喷雾、摩丝、面贴膜、胶囊、啫喱等最终形态,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或保存,不会从本质上改变其使用效果。
一、护肤品的构成
构成护肤品最基础的油相、水相成分被称为基质部分,但是一个完整的护肤品还可能需要添加以下成分:
1、有特定功效的成分:如保湿、美白、淡斑、收敛、舒缓、防晒、软化角质等。
2、防腐和抗氧化成分:防止细菌、霉菌繁殖,以免产品在保存期间腐败,还要防止油脂类的氧化(尤其是对天然油脂特别重要)。
3、乳化成分(表面活性剂):如果是水、油混合,必须添加乳化成分。
4、修饰成分:香精、色素类,改善颜色和气味,让产品更讨人喜爱。
二、学看护肤品成分表
看懂成分表是理解一个护肤品的基础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,包括中国,都要求正式出售的产品依照一定的规则标明成分表。
通过分析成分表,你可以大致了解产品的效果是否与宣传一致、产品是否适合自己,标示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、关键原料是否存在、还有各成分的实际浓度大致是多少。
当然,成分控们也不要一昧的迷信成分表,因为护肤品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成分表,还取决于原料、配方的合理性,制造工艺,生产质量控制,甚至包装材料等等。但无论如何,成分表是最直观、最基础的要素。
成分表的主要规则
正规护肤品的成分表, 成分使用的都应该是1NCI标准名,不能使用修饰语称。如果暂时没有INCI名称,才使用俗名。例如:XX提取物,若写成“天然XX提取物”或“法国XX提取物”、“有机XX提取物”等,是不允许的。
所有在中国出售的产品,都必须用简体中文标注成分表;进口产品本身是使用外语的,应加贴中文成分表。所有成分的排列顺序,按含量/浓度由高到低,依次降序排列。含量在1%以下的成分,可在最后一种含量≥1%的成分后面随意排列。所有成分都必须列明,除非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带入,或者已经是某种原料的天然组成成分,不得隐瞒成分。
所以有些护肤品盒子上只写了几种主要成分的,就不建议大家购买,连成分都不敢写出来,就更无法确定它有没有添加什么违禁的成分,这样的护肤品很有可能会伤害皮肤。
怎样判断不同成分的含量
根据成分表的规则,是可以判断大致的成分含量的。成分表的前半部分,含量较高;而防腐成分、香料含量通常不能超过一定的上限,一般含量是低于1%的;一些常用的成分如透明质酸钠、卡波姆,含量也一定是小于1%的,像透明质酸钠,含量达到1%的话,产品也许会黏稠到拉丝一米长,所以不可能高于这个比例。
只要你能在成分表中找到透明质酸钠、香料、防腐成分、酸碱调节剂(如氢氧化钠、三乙醇胺)的位置,它们后面的成分,含量都不会高于1%。大家对于基质中的成分可以不用过于在意,但有效成分的含量应该更关注,因为护肤品的核心功能都是由有效成分去完成的。
除了一些特殊的原料(比如一些微量元素、维生素活性蛋白或着是肽)只需要极低的浓度即能发挥作用外,一般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应该太低,除非是最普通的保湿产品,只需要水相和油相的保湿成分发挥保湿作用。
如果所有的有效成分含量都非常低,甚至在成分表里排在了防腐剂的后面,那么这个产品能不能实现它所宣称的效果,就很值得怀疑了。比如说一些洗面奶号称是氨基酸的,可是成分表中氨基酸成分排在很后面,那这样的氨基酸洗面奶就不可信。
如何巧妙利用成分表省钱
这些年,会有一些产品突然爆红,网络上很多大V、红人在“推”,有的还很贵,各种美好的承诺,说得天花乱坠,让人感觉不买就后悔。但仔细看看产品,就会发现这些产品的运营者都是赚快钱的营销高手,擅长以概念获得销售,产品的可信度、有效性都相当低。成分表都具有特定的规则,不符合这些规则的话,这样的产品就很值得怀疑了。
第一种:包装内容都是中文,唯独成分表是英文的——可能是故意为之,不想让消费者看明白,这种做法也是违反法规的。
第二种:成分表中英文混杂的(植物加注拉丁文的除外),就是不想让你看明白。
第三种:成分表里面使用大量的修饰语:例如“进口XXX”“精纯XXX”“稀有的XX”等。
第四种:成分表不使用INCI标准名称,例如:透明质酸钠写成“透明质酸”“玻尿酸”或“HA”。
第五种:成分表不完整,例如普通的产品却没有防腐成分,通常只有含有高量酒精、单方精油会不添加防腐剂。或者明明是乳化体,却不标明乳化剂等。当然,这方面的判断需要的专业知识更多一点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多钻研一些化妆品成分类的专著。
听起来吓人的成分安全吗?
防腐剂:
防腐剂是很多人都担心的一种成分, 不当的使用防腐剂确实有可能会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,有的人觉得要完全没有防腐剂添加的护肤品才是安全的。但是,目前就目前的工业技术还无法避免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。
因为化妆品的生产,涉及原料采集、制造、存储、长距离运输、销售、使用等各个环节,这个过程可长达两三年,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,很难想象在如此长的时间、多变的环境挑战下,含有大量有机物、水分的化妆品能够品质如一。即使在生产、储运、销售环节可以保证无菌环境,但消费者总要打开包装,产品在使用中也会暴露于空气中,而且不可能一次性用完,所以没有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是万万不能的。
一天些护肤品号称纯植物无防腐剂添加的,大家想想可能吗,家里的蔬菜放几天都要腐烂变质,没有防腐剂那瓶护肤品估计早就长霉了,你真的敢用吗?
所有其实大家不必对防腐剂感到恐慌,正规护肤品添加的防腐剂都是在一定标准限量范围内使用, 基本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,对皮肤造成直接的刺激、过敏的概率很小。
乳化剂:
为什么护肤品中油和水可以相容呢?这就要借助一种叫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。表面活性剂又叫乳化剂,它们可以改变油、水交界处的表面能,使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,或者让水分布在油中,这就是常说的乳化。
乳化可以使水溶性物质和油溶性物质均匀稳定地和平共处,极大地改善肤感。同时,乳化剂还可以用作增溶促渗剂,促进一些物质在皮肤的渗透和吸收。
虽然乳化剂也有许多为人诟病的地方,比如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对敏感性皮肤不太适合; 过多使用乳化剂有可能会破坏皮脂膜,导致皮肤表面的油脂流失,使皮肤自身的保湿力减弱。但在某些情况下,乳化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,只要合理的使用,也能降低对皮肤的伤害。
三、透过广告宣传识破护肤品的小把戏
除了清洁、保湿、防晒,大多数护肤品都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起到效果。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怎样才能短时间内让消费者“眼见为实”,说服消费者购买呢?不少产品就会玩一些小把戏。这些小把戏不一定是骗术,但有些商家会把这些当做功效,吹得天花乱坠。
快速美白
为了让你即时美白,很多产品会添加遮盖剂如滑石粉、二氧化钛等就可以让皮肤看起来更白,不少面膜会这样做,尤其是膏泥状的。有段时间添加荧光增白剂很是流行的(现在已经被明令禁止了)。
荧光剂是含有毒性的,会伤害皮脂膜,但是它在日光中的紫外线激发下可以发出亮白的可见光,让皮肤显得更白,同时,荧光剂又有有很强的亲肤能力,用肥皂洗都洗不掉,会在很长时间给人造成变白的假象。某些添加荧光剂的面膜通常会隐瞒所添加的荧光剂成分,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辨别,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,一些不知名的微商产品不要轻易购买。
大家要明白,功效性的产品都不可能快速起到效果,凡是那些宣称速效的产品,尤其是能够快速美白淡斑去皱的,大家都应当慎重下手。
快速吸收
有些护肤品为了让你感觉吸收好,会添加挥发速度较快的烷类、醇类,让人觉得护肤品很易吸收。其实护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吸收过快反而容易出问题。
泡泡面膜
声称能迅速为皮肤补充活氧,其实是在其中添加了低沸点的醚类(甲基全氟丁基醚、乙基全氟丁基醚等),在体温作用下快速气化,产生密集的小泡泡。
有此视觉效果,现场介绍产品,当然非常有吸引力!幸好这样做对皮肤可能没有什么害处。
排毒
一些仪器或者所谓的排毒膏在皮肤上按摩一会儿之后会变黑,美容导购就告诉你这是排出的激素、铅、汞等毒素。实际上这只是利用了一些化学反应,请记住,没有什么仪器或者护肤品可以在脸上按摩几下就能排毒。
还有一些产品服用或者涂抹后,脸部出现红肿、痘痘、脓包、溃烂等现象,销售人员也跟你说这是“排毒”。这其实就是那些产品产生了毒副作用,导致你过敏了。
很多女孩子不明就里被忽悠陷到里面,最后搞得自己满脸痘痘,而且还深信不疑的觉得这是排毒继续使用。
贵金属、高科技概念
黄金、钻石、铂金这类贵重物质其实对人体皮肤改善毫无作用,但是很多商家吧这种贵重物质作为宣传重点的,大家都不必急于购买。
还有一些产品声称使用了基因、端粒技术等尚未被批准用于化妆品的前沿科学手段的,都应当谨慎考虑,因为化妆品不允许改变人体的结构和功能,化妆品也不可能改变人的基因。
偷换成分概念
成分都是枯燥难懂的技术术语,广告里要是整天谈成分,会很无趣。营销人员常会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,对产品进行策划,使之更容易打动人。例如广告很喜欢说“XX滋养因子”、“XX精华成分”、“逆时空精华,其实指的就是具一个功效性成分而已。
有些产品本来没什么出奇的,为了有噱头,会在里面添加一些含量很少的概念性成分,比如只添加千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植物提取物,就声称“含有XX植物精华”。这么说也不算撒谎,但是几乎起不到什么效果。
一些产品厚道一点的做法是也使用其他有效成分,比如添加比较多的维生素C,然后添加很少的植物提取物。这样既有了植物的概念,也有了实际的功效,但是在宣传时就主要宣传植物的功效。
护肤品的成分构成并不是对产品的全部评价,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产品品质,要完全理解护肤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理解了上述基本概念后,大家在遇到不实、夸大宣传时,就具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,避免盲目选择。
当你使用任何产品觉得有刺、痒、发红时,不要质疑自己的皮肤,而是要质疑使用的产品, 这时候首先要做的,就是赶紧洗掉,避免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科学护肤知识
请转发我们的文章
并关注弦子科学护肤的公众号哦
希望这篇小文可以帮到爱美的你
小编丨弦子
排版丨欧巴
图片来源丨网络
唯有美丽与美好,值得你一生修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