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工作并不是专业研究者所独有的。同学们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,是做教学工作,做研究工作,还是做其他方面的工作,如文化、出版工作,恐怕各行各业都要进行研究,都要研究问题。
我讲的研究方法是具体的研究方法,不是指世界观、方法论的方法。因为我们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,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,辩证法是指导我们革命,指导我们做学问,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。具体方法是离不开根本方法的,是由根本方法决定的,是不能违反唯物辩证法的。
我们做任何事情,完成任何任务,都有一个方法问题,因此我们进行研究也有个方法问题。打个比方,我们要过一条河,可以坐船过去,或者从桥上走过去,或者游泳过去。要完成一件工作、一项任务,方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。如果方法不对头,就容易走弯路,影响任务的完成,劳而无功。学术研究也是这样,要讲究方法,要改进我们的方法。什么是好的方法,什么是不好的方法,这个问题是相对的,因人而异,不是绝对的。某种方法对我来讲,比较适合,可以收到较大的效果,这就是好方法。可是适合我的方法,对你就不一定完全适合,因为研究的对象不同,或研究的范围不同,采取的方法就可能不同。别人的研究方法可以供自己参考,但仅仅是参考,仅仅是借鉴,不能够完全照搬别人的方法。因此,根据我的体会,每一个研究工作者都应当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,摸索自己的研究道路,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。
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,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不一定完全一样,但是研究方法是有共性的,都要符合研究工作的规律,都不能违背科学研究的规律。
今天我讲三个问题:第一个问题,怎样收集和积累资料;第二个问题,怎样锻炼和提高思考能力;第三个问题,怎样写文章。这三个问题,实际上是我们做研究工作的三个步骤。
怎样收集和积累资料
进行科学研究,一定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。我们的研究要从事实材料出发,而不是从定义、概念出发,要实事求是。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,事实材料对于研究者来说就像空气对于鸟一样:没有空气,鸟就不能起飞;没有事实材料,研究者就不能进行科学研究,就不能筑起辉煌的科学殿堂。
事实材料是大量的,而且是分散的。“二十四史”浩如烟海,有3 000多卷,但是对我们历史研究工作者来说,“二十四史”只是最基本、最普通的材料,其他的材料还多得很。就拿清史来讲,一部《清实录》的数量就超过“二十四史”,有4 000多卷。《清实录》是二手材料,还不是第一手材料。现在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中央机构的原始档案一共有1 000多万件,仅管理这些材料的人就有200多。他们出了一个刊物,名字叫《清代档案资料选辑》,每年出4期,照这样的速度,如果要发表完这些档案,至少要10 000年。可见其档案之多。除档案以外,还有很多资料,如文集、地方志等。我们一辈子搞研究,一辈子在无边无际的材料海洋里漂浮,夜以继日,勤奋努力,怎么用功也只能窥测到大海的一个很小的角落。一个人要把中国5 000年的历史全部进行精细的研究是不可能的,即使要把清朝这一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研究也是不可能的。一个人穷一生之力,也只能看到大海的一个角落。因此,在这个大海中航行,首先有个目标的问题,也就是研究的方向、研究的范围问题,不能笼统地说研究中国历史,而只能说研究中国历史的哪一段、哪些问题、哪些方向、哪个题目,所以首先有个选题问题。
除了选题问题,还有个收集材料、积累材料的方法问题。怎样收集那么丰富但又杂乱无章的材料,怎样保存和使用它们?
材料的收集,不能单靠记忆。一个人的记忆力总是有局限的,总是不能那么准确。连很复杂的数字也能记得一字不差,恐怕没有这样的天才。收集材料要使用卡片,卡片的作用、功能是帮助我们记忆,一定要把有用的、重要的材料抄录下来,搞研究工作的人,一般都写卡片或者做笔记,至于将来可能用电脑,但是目前我们的科学技术条件,恐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很难做到这一点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写卡片仍然是做学问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。
卡片可以分为两种。一种是材料卡片,有了研究的题目,阅读相关研究范围内的重要材料,把它们写下来,记录下来,然后注明它们的出处和作者,以便将来引用。有的材料可能相当长,还要加上标题说明这个材料讲的是什么主题。这样,拿出卡片一看标题,就知道这张卡片所讲的是什么内容了。
搞学问,从事研究工作应该很勤奋。实际上,我们很多的时间都花在写材料、抄录材料上,恐怕这也是必需的,目前还没有其他捷径。找老专家、老教授,问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,他们可能搬出几箱卡片给你看,这里包含着他们毕生的心血和积累。对一个学者来讲,这些材料十分珍贵。
另一种是思想卡片,不是积累材料,而是积累自己的思想。我们往往看到一些材料以后,会有一些片断的、零碎的想法,应该立即把它们记录下来,因为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,如不及时记录下来,以后就可能忘记。这样日积月累,对很多问题就会有比较系统成熟的看法。
写卡片要注意两点。第一是要抄材料,但不要光抄材料,变成抄公文。要开动脑筋想问题,养成一边看书、一边思考的习惯。不要一进图书馆,翻开书本就抄,还要用自己的脑子好好考虑考虑,要用自己智慧的光芒照射这些材料,进行分析、思考、总结、概括。这对我们进行研究是很重要的。另外,卡片要经常翻阅、整理,不要抄了以后就束之高阁,不过问了。要经常看,而且要进行分类整理。卡片相对于笔记本的优越性就在于可以重新分类,根据不同的需要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重新编排,可根据时间顺序,也可根据内容,或者根据地区进行分类。
分类整理的过程,就是思考的过程。把同类材料放在一起,就有个比较,就可以看出发展变化。世界不是孤立的世界。从1张卡片可能看不出问题,但如果是10张、20张卡片,甚至更多的卡片,它们所反映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,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,相互之间比较,就可以看出问题。譬如说,我们研究粮食的价格,清朝皇帝对地方官有个要求,要求经常上报当地的粮食价格。故宫里粮价单非常多,这就可以进行研究。康熙十年,苏州地区粮价是多少,仅1张卡片是看不出问题的。如果把苏州地区的很多粮价单集合起来,康熙十年是一个价,康熙五十年是一个价,雍正时是一个价,乾隆时又是一个价,连续起来,几十年、上百年,那么它们所告诉你的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,而是一个粮食价格的变动过程。把这些卡片集中在一起,就可以看出苏州地区有清一代粮食价格的变化,甚至可以画出图表。这就是我们进行研究工作的开始,就可以进一步问:是什么原因造成粮食价格变动?是自然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?上涨和下降的幅度为什么这样大?就可以探讨规律性的东西。这就向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课题,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。
把同类卡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有时可以发现一些矛盾。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日期,把凡是记载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材料放在一起,就可以看到几十种说法。金田起义日期现在一般公认为1851年1月11日,但是一些相当权威的说法却与此不一样。比如,李秀成的说法、洪仁玕的说法、赖文光的说法等。李秀成、赖文光都是一开始就参加起义的人,洪仁玕也是太平天国的元老,他们的说法就不一样,有的竟相差半年之久。为什么不一样?这就值得研究。太平天国起义究竟在什么时候?当然我们经分析,定在1月11日是有道理的,问题是这个道理是否充分。近代历史上像这种问题还有很多。比如,同盟会成立的时间。1905年秋,这是肯定的,但究竟是几月几日?有几种说法。兴中会的成立时间也有几种说法,甚至当时参加的人都记不清了。我曾亲自问过吴玉章,他是参加1905年同盟会成立会的,但他也记不清了。那么,我们就要在众多不同的记载中进行比较,以确定相对合理的说法。
怎样锻炼和提高思考能力
思考是研究工作中决定性的环节。我们搞的是精神活动、意识形态。一定要勤于思索,善于分析,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。
我们进行研究,当然需要大量丰富的材料,没有大量的材料,没有很充分的第一手材料,就不能进行科学研究。掌握材料是前提,但材料掌握得很多,如何来进行分析,如何驾驭这些材料,这又是一个问题。有的同志,虽然材料掌握得很多,但对材料的思考、分析进行得不够,因此不能深入历史的本质,不能揭示历史的规律,而只是停留在罗列、排列材料的水平上。这不能算是很好地完成了科研任务,没有进行科学的概括,没有进行科学的抽象,仅停留在材料的表象上。
孔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这是讲学与思的关系,光学习而不思考,只埋头于收集材料而不进行思考,就不会有重大的收获,就不会有重要的科研成果;反过来,只在那里想而不去读书,不去收集材料,那就成为空谈家、空想家,同样也不行。所以,学与思要兼顾。资料的收集和储存都是非常重要的,但不能代替我们创造性的思考。攀登科学的高峰,必须要开动脑筋,必须要发挥我们的思辨能力,因此对刚刚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起步的同志来说,要养成思考的习惯,锻炼思考的能力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一般地说,让大家看材料做卡片,都容易理解。到图书馆坐下来,确定一个研究范围之后,开始看书,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。只要用功,只要有志于进行研究,就可以做到。但要求开动脑筋思考问题,就不知从何下手。怎么思考?怎么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?最重要的就是经常阅读那些富有思想内容的名著,主要就是马恩列斯毛的著作,还有历代思想家的著作,向这些经典大师学习,取得思想武器。
我们读书,不能一头扎进材料而不读理论书,必须重视理论。读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、恩格斯的《反杜林论》或毛泽东的著作,就会被一种思想的力量所吸引。只要认真读,就会感觉到这些书里蕴藏着高度的智慧、深刻的洞察力。我们所要学习的,就是这样一种思考的能力。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学习,就是要学习这种思想武器。马列主义是科学的思想,是总结了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。它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武器就是,处理问题、研究学问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的方法。思考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,而是需要锻炼的。
锻炼的方法,就是读这种富有思想内容的书籍。学习这些经典作家是如何观察问题的,他们对一个问题的处理与考察是怎样进行的。要学习这种方法,所以我们一般讲,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,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掌握精神实质。当然,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,但是各个专业有一门共同的课程,就是马列主义。因为它是一门锻炼思想,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、思考能力的科学,也是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所不能缺少的思想武器。除马列主义经典著作,其他重要的古典著作,像哲学的、历史的、文学的、经济的、法学的等,我们也应该读,用来开拓自己的知识面。
注意扩大我们阅读的范围,关心理论界、学术界的新成果。历史系要培养历史学家,当然历史课程是主要的课程,历史书籍是主要阅读的书籍,但所谓专家,不是知识面非常狭窄,仅仅限于一个专业、只注意鼻子底下一点点东西的人,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的人。专与博这一对矛盾的统一要处理好。我们的专是在有丰富知识基础上的专,只有知识渊博,我们才能思路开阔,这是培养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、思考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,只有博才能促进专。如果只读专业领域的书,专业以外的书一概不读,这就限制了知识面,也限制了思路。专与博相反又相成,是辩证的统一。专是在丰富知识基础上的专,博也是有一定专业方向的博。有人说,马克思就像一艘待发的军舰,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到任何知识的海洋,在任何知识的海洋中都能进行战斗,都能进行研究,都能进行工作。这就是说马克思的知识非常渊博,他的思想非常敏锐,洞察力非常深邃。当然,像马克思这样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,我们还做不到,但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我们应该向这样的方向去努力。
因此,一方面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,一方面阅读其他各方面的书籍,开阔我们的视野,经常用人类的优秀成果培育自己、武装自己、提高自己。如果不这样,就会变得头脑麻木、鼠目寸光,就会失去理论上的、思想上的敏锐性,思考能力就会变得迟钝。如果问怎样才能发展思考能力,怎样才能锻炼我们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,我认为,要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,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习哲学,阅读有丰富内容的各种书籍,读名著。我们在高等学府,应该读一些第一流的书籍,而不只是一般的普及性书籍,大学生要学习最高的榜样、思想的榜样。我们要多方面提高思考能力,养成思考的习惯。科研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思考问题、分析问题,能否成功,最大的关键就在于此。
有的同志说,材料掌握了很多,也看了,但就是思考不行。其实思考能力强不是天生的,而是锻炼出来的。我们在学习阶段,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高等学校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,教会学生如何思考。锻炼之初,思考境界不可能非常高。如果不去锻炼,不去培养,思考能力就不可能发展,反之则会逐步提高。只要持之以恒,独立思考,不人云亦云,进行一种创造性的思考,时间长了就一定会有成绩。王国维先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大学者,在史学上成果很大,研究诗词,哲学成就很高。他在《人间词话》里曾引用了三句词,代表做学问的三个阶段、三种意境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第一句比喻研究学问的初期,碰到问题、挫折,思考之后仍茫茫然不得要领,思考不能深入,很苦恼。第二句代表第二个阶段,比喻艰苦地努力读书,进行思考,人瘦了衣带也宽了,但仍孜孜不倦。第三句代表第三个阶段,比喻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劳动,终于取得了收获。这是王国维所讲的做研究的三种境界。
所以,科研之初有苦恼,感到难以深入,是正常现象。只要持之以恒,不断改进研究方法,就会有长进。做学问不可能一帆风顺。没有困难和问题,反而不正常。经过艰苦的钻研,然后取得研究成果,这是正常的过程。在研究过程中,如果难以深入,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:(1)材料不多,收集得不丰富,了解历史事实、过程不充分;(2)没有很好地开动脑筋,苦苦思索;(3)材料有了,也经过思考,但是限于理论和思想水平,无法提高。
怎样写文章
我们收集了材料,进行研究后,也形成了观点,还有一个表达的问题,或是写文章,或是口头表达讲授课程。研究和表达不一样。研究要求深入,客观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,要尽可能把这些联系都掌握住,以揭示事物的本质,这是研究。但是表达与之有所不同,它是用很明了的方式把很复杂的问题描述出来,使读者明白。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表达时不能拖泥带水,也不能搞得深奥莫测。当然有很多科学问题,难以用简单的方式表达,但必须能让别人看懂,让人家了解、接受。有的同志可能很有学问,研究也很有成就,但文章未必写得很成功。
写文章必须有几个要求:(1)文字要通,基本的文法、词汇能够应用。(2)观点鲜明,主张什么,反对什么,不能含糊,文章的含糊实际上是思想上的含糊。(3)准确,用词、概念、判断要求恰如其分,不夸大也不缩小,概念上不能混乱或跳跃,不能是片面性的、表面性的,而要准确、科学地说明事物。(4)精练,要求用比较小的篇幅、较少的字数表达比较丰富的内容,而不是相反。文章写得尽可能短一些,字数尽可能少一些,不要说很多空话,也不要说些套话,与主题关系少的可有可无的话,最好都删掉,要舍得删改文章,要反复地读,反复地改,反复地删,否则文章容易变得很庞杂,枝蔓多。(5)生动,文章要生动,不要干瘪,历史上有许多人物,有许多具体的情节,可以写得很生动,在不损害科学性的前提下,力求写得很生动,但不是编故事。我觉得,写文章应该有以上五个要求。
写文章要用心,不能粗心大意、马马虎虎。一篇精彩漂亮的文章,总是惨淡经营的结果。读者读起来非常舒服,如行云流水,但作者是非常艰苦的。曾经有种说法,叫作“文不加点,一挥而就”。才思敏捷的人是有的,但我想他们写文章写得快,可能是有腹稿,经过了思想的酝酿。我们一般人写文章,还是提倡字斟句酌、慢一点,要反复琢磨、反复推敲,一句话、一个字也不放过。特别是初学写文章的人,更要注意字斟句酌、反复推敲。有的文章,一眼就可以看出来,作者写完后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好好看看,没有反复推敲,精打细磨。有人说写文章是呕心沥血,马马虎虎、粗心大意是写不出好文章的,的确如此。不仅写研究性文章是这样,写其他任何文章都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、好的写作作风。写十篇粗糙的文章,不如写一篇好文章,要重质量,不要只重数量。只有养成推敲的习惯,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文章。“宁肯少些,但要好些”,这是列宁的话,写文章便是这样。宁肯写得少一些,但要质量第一,这样写作,持之以恒,慢慢地写文章的速度就可以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