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看到几条有关“蜱虫”的新闻,让作为二胎妈妈,每周必带孩子户外活动的小编,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一9岁女孩被蜱虫钻进头皮吸血1个月,妈妈一开始还以为是颗“痣”,直到“痣”不断变大,因担心恶变才来到医院。结果医生检查发现,这颗“痣”,竟是一只活的蜱虫。
另一个3岁女童因眼部疼痛不适,医生检查发现,女童左上眼睑处有一异物,仔细查看发现竟是蜱虫,虫身约1/3已经进入眼睑。
看完让人后怕不已,要知道,就在前一天,网上就爆出#男子被蜱虫咬伤多脏器功能衰竭身亡# 的新闻。
因被蜱虫咬而致使人丧命的新闻,几乎年年都有 。
可见蜱虫的凶险,今天咱们就说一说——蜱虫。
蜱虫也叫壁虱、扁虱、牛虱、草爬子,虫体呈椭圆形,一般为红褐色或灰色,多见于花草丛、植物中,或寄宿于猫、狗等等动物皮毛内。
成虫体长约2~10mm,很难被人发现。之前有个3岁女孩耳朵里就进了一只蜱虫,被发现时都已经产卵了!
此外,蜱虫吸血前后的大小也不一样。在未吸血时,身体干瘪瘦小,跟米粒差不多大小,在吸血后,可增大数倍,类似于赤豆那么大,最大可达30mm。
说到这,想必大家对蜱虫有了基本的认识,接下来的重点内容,大家要仔细看哟~
01蜱虫虽小,杀伤力却极大
蜱虫虽然只有米粒般大小,但其体内却携带着上百种病原体:
83种病毒
32种原虫
20种立克次体
14种细菌
18种螺旋体
2种线虫
衣原体、支原体、巴尔通体1种
在叮咬人类或动物后,蜱虫就会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播给宿主。
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?这还只是“开胃菜”,看完下面因蜱虫叮咬引发的疾病,估计你会惊掉下巴:
看到了吧,蜱虫叮咬所感染的疾病还真不少,多数都挺严重的。而且日常生活中被蜱虫叮咬的案例也不在少数。
去年清明节期间,一名17岁女孩外出游玩,就不幸被蜱虫咬伤,身上长出很多红斑,每个直径约一厘米左右,还伴有刺痛感,经医生诊断后,需要用药治疗。
还有一名5岁女童,被蜱虫咬伤后,无法站立、行走,说话也变得艰难,被医生诊断为蜱麻痹。
不过,大家也别紧张,这些病一般都得在蜱虫叮咬后的24~36小时以后才可能感染,短时间感染几率不大,但也要及时处理伤口。
02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,该怎么办呢?
发现被虫子叮咬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虫子「拍死」或「弄走」,如果被蜱虫咬了,切记不能这样做。
这是因为,蜱虫在吸血时,会把头部钻入皮肤,同时蜱虫在受到刺激后,会往体内钻,并释放出更多有毒物质。
而且,蜱虫的头部还有倒钩,所以,拍打和往外硬拉的方式都不可取,这样很容易将蜱虫的头部残留在体内。
还有人喜欢用火烧蜱虫,也不可取。因为这样很容易烧伤皮肤,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。
那该怎么办呢?目前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:用镊子夹除。
家长们可以参考美国CDC给出的操作方法:
■ 使用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,夹的时候要连同蜱虫的口器一起夹住。
■ 使用平稳、均匀的力度向上拉,千万不要旋转、搅动蜱虫,容易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,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可用镊子再次取出头部。
咱们再上真蜱虫演示一遍正确操作:
■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取出,建议立即去医院,让专业人士操作,将蜱虫取出。
■ 取出蜱虫后,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患处和手。
■ 不要用手压扁取出后的蜱虫,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,即便蜱虫被取出,也会继续分泌有毒物质,当皮肤接触后,也会被感染。
也可以将其装入密封容器中憋死,然后丢掉。
蜱虫叮咬后,一般及时取出来基本问题不大,但是如果出现了发热、疲劳、肌肉关节疼痛、身体出现特殊皮疹、出血点、头痛不适、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,需要立即就医,并告知医生被蜱虫叮咬过。
03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蜱虫叮咬呢?
就知道大家会这么问,「秘籍」已经整理好了:
少去或不去植物茂盛的地方
其实,不光是蜱虫,很多蚊虫都喜欢植物茂密的地方。
所以,为了以防万一,小树林、草丛等地,最好还是少去或不去,可以选择其它地方游玩。
尽量穿长袖长裤
如果一定要去树林或草丛这些地方,建议穿长袖衣物,这样就能通过衣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。
衣服的颜色建议选择浅色系,这样不容易招虫子。对了,不要穿凉鞋哟,小脚脚暴露在外面也会有危险的。
涂抹防虫制剂
必要时,可以在裸露的皮肤周围涂抹防虫制剂,如20%~30%的避蚊胺产品,对防蜱虫有一定的效果,一般药店都有售。
尤其是在野外露营,衣物、背包、帐篷等用品也要喷洒上一些。
外出归来后,要仔细检查身体
外出回来后,要仔细检查身体各个部位,看看是否有奇怪的「伤痕」,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清明节外出的女孩一样,她的腿上出现了红斑,好在就医及时,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。
建议大家重点检查耳朵、颈部、腋下、肚脐、大腿内侧、膝窝、腰部和头发等皮肤较薄且不易搔痒的部位,以及仔细查看皮肤上黑色或棕色的斑点。
如果是带宠物外出,回家后也要给宠物做个全身检查,以免传染给孩子。
孩子安全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,平时我们多一分仔细,孩子就会少一分危险。
现在是蜱虫活跃期,带娃户外游玩时一定要提防,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它“叮”上。
赶紧把文章转发分享给家人、朋友,让身边人一起提防!
参考文献
[1] 汪才侠,胡方成,雷呈祥,易建中. 蜱虫和蜱传疾病的预防[J].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,2013(05):50-51.
[2] 郑卫青,柳小青,陈海婴. 蜱虫危害及其媒介效能[J].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,2014,20(05):493-496+500.
[3] 刘增加,郑龙,张爱勤,韩雪玲.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[J].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,2018,05:417-422.
[4] 韩雪玲,李莉莉,史娟玲,范巧宁,何蓓. 我国森林脑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[J].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,2018,03:148-153.
[5] 田秀君,辛德莉. 莱姆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[J]. 传染病信息,2020,02:109-111.
[6] 褚珊珊.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[D].浙江中医药大学,2020.
[7] 高永利,郑龙. 我国巴贝斯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[J].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,2018,06:365-369.
[8] CDC.Tick Bite: What to Do.2019.
[9] https://www.cdc.gov/ticks/pdfs/FS_TickBite-508.pdf
[10] https://www.cdc.gov/ticks/removing_a_tick.html